几年前,家住儋州市和庆镇和祥村的万汉明为了减轻家庭的负担,初中毕业后选择就读省商业学校的广告设计专业,学校每年发给他1500元生活补助。今年7月,他从职校毕业,在应聘考试中“PK”掉一位大学生,成为一家杂志社的首席设计师。他说:“是职业教育改变了我的命运。”
自2007年以来,已经有10多万名农村孩子像万汉明一样走进职校,从此改变人生的轨迹。“职业教育三年翻身仗”映出了一张张充满幸福的笑脸。
一个地方的发展,归根到底是人的发展。十年来,历届省委、省政府旗帜鲜明地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全力以赴造福海南人民。
省第四次党代会提出,我们的权力是人民给的,我们的责任就是为人民谋利益,我们的政绩就是让人民得实惠。省第五次党代会提出,要夯实社会和谐的物质基础,把改善民生放在和谐海南建设的首位。
在国际旅游岛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后,如何避免世界上许多发展中国家发展旅游时本土居民无法融入旅游发展、不能从中受惠的通病,如何科学统筹富民与强岛的关系,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罗保铭认为,要在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共同富裕上迈出更大的步伐,使海南国际旅游岛不仅成为中外游客的度假天堂,更要成为海南百姓的幸福家园。省第六次党代会报告指出,建设国际旅游岛的根本目的是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把海南建设成为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先行区。
“海南人民的综合生活质量一定会走在全国前列”———省第六次党代会上的庄严宣示,是海南深谋远虑的民生誓言!
海南发展好不好,要看老百姓的笑脸多不多。新农保、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分别比国家要求提前两年和一年实现全覆盖,城乡低保标准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连续多年实现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实现村村有卫生室目标,初步形成1小时三级医疗机构服务圈;仅2011年,海南全省民生支出546.95亿元,同比增长33.5%,开工建设城镇保障性住房11.22万套,免除6.4万人次涉农专业和家庭经济困难中职学生学费……
海南发展好不好,要看老百姓的腰包鼓不鼓。2011年,海南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8369元,增幅位居全国第一;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446元,增幅居全国第四。
风起南海波涛涌,春满天涯花千丛。十年来,海南用令人瞩目的发展成就佐证了科学发展之路的勃勃生机,展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光辉前景,而这条道路,正是引领当代中国发展的正确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康庄大道。
十年的实践告诉我们,无论是抓好发展第一要务还是推进开放改革,无论是生态环境保护还是改善民生工作,都要有“咬住青山不放松,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定力,而定力来自正确的政绩观,来自坚定的科学发展理念。正如罗保铭指出,我们一定要按照总书记的要求,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保持发展思路的连续性、稳定性,一任接一任地把国际旅游岛这个宏伟蓝图变成现实。
又一个火红的八月,又一个催人奋进的时刻。站在新的起点上再出发,海南的方向更加明确,思路更加清晰,脚步更加坚定,前景风光无限……(记者 吴清雄 吴斌)